9月22日上午,河南睢县一辆幼儿园校车与一辆小型货车发生碰撞。截至目前11名伤者病情平稳,2名重伤者经医生全力抢救无效死亡。当校车安全事故再次传来,又一次引发社会的思考,到底我们国家离校车安全时代还有多遥远,谁来保障我们的孩子的安全呢?
不久前的徐玉玉事件,因遭受电信诈骗后猝死的事件轰动全国,引发了极为广泛的社会关注,后面接连曝光了几起诈骗案,相关的部门也开始把防止和打击电信诈骗列为工作重点,,学校也开始把防诈骗作为开学必修课……在笔者看来,我们现在安全保障工作往往是突击式的:发生一起严重事件之后,就全国上下提高警惕,加大安全保障力度。然而安全保障工作应该建立常态化体制。
近几年来,因校车超载、孩子遗漏校车,山寨校车等造成的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的频发,校车事故应该问责校车司机、还是该问责幼儿园负责人呢?然而,究其根本,最应该负起责任的是相关政府部门。
校车国家标准和管理条例在几年前早已出台,但是相关的法例条文并未完全落地实施。目前尚有很多地区,利用改装过的车辆充当校车,幼儿园校车超载也是十分常见,校车安全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据了解,在美国,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就是校车。校车事故发生率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是最低的,百万公里事故的发生率校车仅为0.01,火车为0.04,公认事故率最低的飞机也只是0.06。美国校车安全保障工作做的如此好的原因在于校车标准有明文规定且通过立法在全社会范围内加以严格执行。这一点值得中国政府好好借鉴,期望在这一次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后,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加快校车管理条例的全面落地,并且严格执行。做好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严厉整顿和打击相关幼儿园的违法行为。